#新冠肺炎

新冠疫情6月迎高峰!網友跑20家藥局「買不到快篩」食藥署曝庫存量

新冠疫情6月迎高峰!網友跑20家藥局「買不到快篩」食藥署曝庫存量#新冠肺炎

國內新冠肺炎(COVID-19)疫情升溫,歌手陳奕迅也因確診取消演唱會,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期疫情6月恐進入高峰。此外,近日有網友抱怨問了20家藥局都買不到新冠快篩,衛生福利部表示,家用快篩庫存還有5萬劑,只是需求少「沒人買自然不會鋪貨」,將協調廠商及通路增產鋪貨。

新冠夏季恐升溫!莊人祥憂疫情大爆發「關鍵原因」3類人最危險

新冠夏季恐升溫!莊人祥憂疫情大爆發「關鍵原因」3類人最危險#新冠肺炎

專家預測,夏天天氣轉熱,新冠疫情可能再現高峰!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表示,新冠病毒仍持續變異,去年夏天在全球各地掀起一波流行,顯示其威脅已不再侷限秋冬季,提醒民眾接種最新JN.1新冠疫苗,能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的風險。但他指出,今年疫苗打氣不如以往,透露今年疫苗採購量「將會下修」。

大S、骨科名醫猝逝!醫急喊流感、新冠「威脅仍在」勿輕忽

大S、骨科名醫猝逝!醫急喊流感、新冠「威脅仍在」勿輕忽#新冠肺炎

前陣子知名藝人大S、骨科名醫吳明峯皆因流感併發重症猝逝,使呼吸道疾病擠身成新聞頭條。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,呼吸道疾病成為社會關注議題,其中包括流感、腺病毒、RSV,以及前陣子出現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及麻疹。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謝顯森醫師表示,也別輕忽致病菌,像是黴漿菌、肺炎鏈球菌,的感染;另外,雖然大流行已日去漸遠,但新冠肺炎威脅仍在。在細菌和病毒夾擊之下,可能導致續發性肺炎,千萬不要掉以輕心。 當免疫力低下 細菌病毒可能侵犯下呼吸道引發重症 呼吸道可分為上、下呼吸道,上呼吸道範圍包括鼻咽、喉及鼻竇,下呼吸道則包含氣管、支氣管及肺臟等。謝顯森醫師表示,上呼吸道的感染最常見,但當免疫力低下時,只要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,就有可能從上呼吸橫跨到下呼吸道,進一步引發重症,像新冠肺炎就是很知名容易引發重症的疾病。 由病毒引起的幾個常見的呼吸道疾病,從傳染途徑、預防方式到症狀都非常很相似,差異比較如下: 謝顯森醫師指出,大多數病毒感染呼吸道疾病多以支持性治療來緩解症狀,其中流感及新冠肺炎已開發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,以避免引發重症。謝顯森醫師也指出,除病毒感染外,也別輕忽像是黴漿菌、肺炎鏈球菌等細菌感染;在細菌和病毒夾擊之下,可能形成「續發性感染」而導致肺炎,千萬不要掉以輕心。 新冠疫情威脅仍在 醫呼籲接種疫苗避免重症 謝顯森醫師分享,在新冠疫情剛爆發時,一位50多歲的婦人跑來掛急診,主訴為蜂窩性組織炎,當時還伴有輕微呼吸道症狀。病患因本身有心臟衰竭病史,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,病灶逐漸恢復。但過兩三天後,卻出現高燒不退的現象;進一步驗PCR才確診新冠肺炎。該病患很快的出現雙側肺炎,更迅速的進展到呼吸衰竭,雖然立即轉入加護病房治療,但終究敵不過病魔而病逝。 謝顯森醫師提醒,接種疫苗是最直接可以避免流感感染引發重症的方法,建議民眾每年季節性流感爆發前,可固定接種疫苗,產生保護力。現在政府推廣「左流右新」,流感和新冠疫苗可一併施打,也建議可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。雖不少民眾面對疫苗仍有猶豫,但呼籲民眾還是要施打;因為已有許多研究證實,疫苗雖不能防止感染,但是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的風險!同時呼籲民眾,戴口罩、勤洗手,也可以減少傳播的機率。倘若出現症狀,也務必要主動就醫檢查,才能對症下藥,並且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避免遺憾發生。 本篇報導為輝瑞大藥廠教育贊助

14%患者同時感染新冠、流感!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:3月疫情恐升溫

14%患者同時感染新冠、流感!醫籲速打疫苗防重症:3月疫情恐升溫#新冠肺炎

藝人徐熙媛(大S)染流感猝逝,引發民眾搶打流感疫苗熱潮,造成國內疫苗庫存量缺貨,疾管署緊急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,在今(20)日正式開打,民眾詢問、補打意願高。但醫師提醒,高風險族群只打流感疫苗還不夠,其中約14%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新冠與流感,呼籲民眾接種新冠與流感雙疫苗,降低感染重症與死亡風險。

大S流感猝逝,醫提醒:新冠死亡率也高,高風險族群應接種雙疫苗

大S流感猝逝,醫提醒:新冠死亡率也高,高風險族群應接種雙疫苗#新冠肺炎

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逝去的事件,讓許多人感到震驚與遺憾,醫師提醒,去年流感與新冠病毒幾乎已是全年流行的狀態,近期更是國內外傳染高峰期,民眾務必要留心流感與新冠這類嚴重呼吸道傳染性疾病,兩者皆不是一般感冒那麼簡單,去年因新冠而重症和死亡的人數也都高於流感數倍,同樣不能輕忽。 近日陳宏麟醫師在社群上呼籲,高風險族群應儘快完成雙疫苗接種,在目前流感疫苗供不應求的情況下,若尚未能打到流感疫苗,也可以先接種新冠疫苗,以降低共同感染後重症及死亡風險,不要等到憾事發生再來一窩蜂搶打。 新冠病毒恐全年流行,應將接種疫苗視為常態 陳宏麟醫師說明,根據統計顯示,慢性病共病越多,新冠病毒併發重症與死亡率越高,當罹患一種慢性疾病,死亡率會高於一般人1.5倍,如果有6~10種慢性疾病,死亡率更會高於一般人3.3倍;因此,65歲以上年長者、糖尿病、重大傷病、肥胖、罕病等對象都是政府規劃首批新冠疫苗接種對象,應盡快接種疫苗。陳宏麟醫師的門診有一位50幾歲罹患糖尿病的男性病患,前年底没接續接種XBB新冠疫苗,結果染疫後因併發嚴重肺炎而住院,血糖也變得控制不佳,一場大病痊癒後,他說去年疫苗一開打就要盡快去打疫苗。 陳宏麟醫師也擔憂表示,過去新冠疫苗接種率並不是很好,跟流感疫苗相比,65歲以上長輩流感疫苗接種率約55%,新冠疫苗卻只有20.2%;以整體接種率來看,流感疫苗有28%,新冠疫苗卻只有11.2%。以新冠病毒可能發展為常態性流行疾病來看,接種疫苗仍是最重要的預防重症、降低死亡率的方式。 有呼吸道症狀建議先做快篩 至於一般民眾擔心接種疫苗後副作用問題,陳宏麟醫師說明,疫苗不斷在改良,疫苗成分採單一病毒株,很單純且透明化,今年幾乎都沒有聽到民眾反應接種疫苗後副作用的狀況,甚至連局部疼痛或發燒的狀況都很少。如果還是擔心,可以在接種疫苗後留置30分鐘觀察身體狀態,有問題隨時告知醫護人員。其實目前國內外都鼓勵新冠疫苗與流感疫苗共同接種,接種疫苗後只要多休息、喝水、保持睡眠充足,生活壓力不要太大,在安全性上是沒問題的。 陳宏麟醫師也提醒民眾,由於目前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症狀與感冒或流感相似、不易辨識,建議民眾若有呼吸道症狀與發燒狀況,先觀察有沒有肌肉痠痛情形,如果有,可能就是感染新冠或流感,如果可以的話,建議可先做居家快篩,幫助醫師更快找到治療方向。 陳宏麟醫師也呼籲,目前無法預測新冠病毒株未來會不會造成更嚴重病症,若家中有長輩或是小孩,對於病毒的抵抗性更差。因若大家都能一起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自己,也能建立防護圈保護家人。

Menu